(图文/汪丰毅)“一个国家的进步,镌刻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九三阅兵式上,铿锵的步伐震撼人心,那是强国征程上的坚定回响;新时代浪潮中,“强国有我”的誓言激荡耳畔,那是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在这个淬炼意志、砥砺品格的军训季,文化管理学院的学子们以迷彩为甲,以信念为盾,在汗水中书写成长,在坚守中诠释责任。其中,领队唐杨思立、郑发青,旗手张洪卓,标兵陈雅雯四位同学的故事,是青春与责任的交响,是个人与集体的共鸣,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迷彩时光。
迷彩之下 以己为范——领队唐杨思立
作为领队,我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我不仅是方阵的排头兵,更是整个连队精神面貌的体现。从单独加练到与方阵磨合,每一个口令、每一个步点、每一次摆臂,我都力求精准、充满力量。这个过程虽然比普通训练更加辛苦,但当我听到身后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步伐声时,所有的汗水都化为了由衷的自豪与感动。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领袖并非仅是位置的领先,更意味着担当、奉献与协作。是集体的力量托举着我前行,而我所能做的,便是以最饱满的姿态,引领我们连队展现出最昂扬的斗志与青春风采。
这段宝贵的经历我将铭记于心,未来的大学生活,我也必将发扬这种不怕吃苦、勇于担当的军训精神,砥砺前行!
感谢教官的指导与导员的信任!

以责任为旗,与同伴共行——领队郑发青
以责任为旗,与同伴共行。作为连队领队员,这段军训于我不仅是一次体验,更是一堂关于责任与成长的实践课。
起初,我以为领队重在“带头”——站得更挺拔,动作更精准。但很快明白,真正的核心是“联结”:同学头晕时及时递水、协调休息,比口号更有力;训练出问题时一起复盘、互相纠正,比独自示范更凝聚人心。我意识到,领队不是做前方的“标杆”,而是成为串联集体的“纽带”。
教官的严格与温柔让我深刻理解,纪律不是束缚,而是对自我的约束与对规则的尊重。
汇演时,全连整齐划一,听到大家由衷的“辛苦了”,一切付出都变得值得。我真正懂得,成长不是独自发光,而是学会照亮他人,与同伴并肩,把“我”活成“我们”。这段迷彩青春,已成为我人生中珍贵的“淬火”时刻,让我带着勇气、自律与责任感,奔赴更远的未来。

擎旗砺志,不负荣光——旗手张洪卓
能担任本次军训的校级旗手,我倍感光荣与自豪。这份殊荣,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更是赋予我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我擎起的不仅是一面旗,更是整个集体的灵魂与荣誉。每一次迎风扬旗,我都要求自己步伐最坚定、身姿最挺拔。当全校的目光汇聚于此,我将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引领整个军训团队阔步向前。
这份经历让我深刻领悟到“旗手”二字的重量。它意味着标杆、引领和担当。这份荣耀不仅来源于集体 也源自教官的悉心指导以及队友们的信任与鼓励。
军训即将结束,但旗手的责任与精神将永驻我心。我会将这份使命感带入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负荣光,砥砺前行!

十一日砺练,第一步人生——标兵陈雅雯
十一天的军训旅程,在变化莫测的天气画卷中徐徐展开。正是在这多变的天空下,我们重复着最坚定的动作。细雨打湿了后背,我们学会了齐步走的整齐划一;烈日灼烤着大地,我们踢出了正步走的铿锵有力。每一天都是对意志的考验,汗水与雨水交织,疲惫与坚持共存,但没有人轻言放弃。
白天我们会迎来严酷的挑战,而夜晚则会“忙里偷闲”,看同学表演喷火、二人转,一起唱歌、做游戏,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中。在这些活动中,不仅释放了白天训练的压力,更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军训的日子虽然艰苦,但在这其中我却收获了无数宝贵的财富。这段宝贵的经历将成为我大学生活的第一课,激励我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何种“天气”,都能步履不停,勇敢前行。
强国征程,需要每一代人挺身而出、接力奋斗。四位学子的军训故事,正是新时代青年践 行强国精神的生动缩影。他们在迷彩方阵中锤炼意志,在责任担当里点亮青春,把军训中的坚韧、协作与热爱,化作未来前行的动力。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愿全院学子以他们为榜样,将迷彩记忆里的热血与担当,融入专业学习、文化传承的征程中,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学院发展、国家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在强国路上书写属于文化管理学院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