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编织蕴石柱,竹艺匠心绘新图|文化管理学院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4-07-22    浏览次数:


(通讯员 王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寄语精神,武汉传媒学院文化管理学院2023级辅导员王喆、学院党总支部组织委员武思雨带领一支名为“非遗‘竹’梦团”的实践团队于2024年7月13日至19日远赴重庆,在重庆市石柱县开展了一场“巧手编织蕴石柱,竹艺匠心绘新图”为主题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竹,是我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岁寒三友”之一,因为其象征高洁,不屈的气节,一直以来便备受文人的推崇与喜爱,而竹编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原本挺拔的竹子,通过选料、裁料、破篾、打磨等步骤,成为一条薄薄的篾丝,再把篾加以编织,一件精美的竹编工艺品就在指尖成型。

(万书华老师的编织作品)

万书华,男,土家族,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鱼池镇大连组人,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万氏竹藤编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万书华成长于石柱县鱼池镇山娇村万家店子,家族世代以传统手工编织为业。自幼深受家庭氛围熏陶,16岁起在父亲万世春的指导下学习编织技艺,至成年后技艺纯熟。虽曾因生活所需外出务工,但他始终未放弃编织,尤其在2013年右手伤愈后,他全身心投入手工编织,创作出众多造型独特、实用与美观并重的手工艺品。

万书华的编织技艺源自祖辈,传承三代,擅长运用环保型藤条,以手工编织出各式日常用品及艺术品,如竹篮、花背篼、水果盘等,作品多以圆形形态展现,既保留传统韵味,又融入现代审美与环保理念。他创新技艺,使传统手工艺品焕发新生,广受欢迎,部分作品甚至远销海外。

“非遗‘竹’梦团”实践团队在本土工匠、县级非遗传承人万书华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沉浸式体验了竹编工艺,从砍竹到编织,并亲手制作了竹编工艺品。

(万老师指导团队成员编织工艺品)

非遗传承人万书华老师感慨道,每一件竹编制品都需要制作者付出十足的耐心和细心,竹编是祖祖辈辈先人给我们留下的传家之宝。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竹编这类传统手工艺经济效益差,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感谢你们团队来实践学习,不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贡献,也为传统手工艺的复兴和创新提供了启示。

巧手编织蕴石柱,竹艺匠心绘新图。在对万书华老师的采访过程中,他不止一次的流露出对编织工艺的热爱和坚守。目前,他在为申请市级非遗项目而努力,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主动了解编织工艺,使非遗竹编进一步延续传承。

团队指导老师武思雨表示,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同时也希望看到更多的创新和发展,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团队指导老师王喆表示,纵横间的细腻与辽阔,透毫厘间的缝隙,编织出一片通透与明净,承载着竹编人对传统手艺的眷恋。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陪在长辈身边,学习非遗、传承非遗,以传统之韵,护文化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