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茜烨 武思雨 图/朱闻颖)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党性教育走深走实,11月6日,文化管理学院分党校创新教学形式,将党课课堂搬进湖北省档案馆 “砥柱中流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湖北抗战档案文献展” 现场,组织全体学员开展沉浸式参观实践活动。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赵洲舟以 “从抗战史诗中汲取奋进力量 以坚强党性护航复兴征程” 为题,为学员讲授了一堂立意深刻、内涵丰富的实景党课。
走进省档案馆展厅,300 余件珍贵抗战档案、历史照片、家书手稿与实物史料静静陈列,分为 “起风雷・抗战潮涌”“慰忠魂・血沃荆楚”“壮山色・烽火华中”“祭旌旗・铭记历史” 四个部分,全景再现了 1931 至 1945 年湖北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学员们在《武汉各界抗战周年纪念献金征信录》前驻足,凝视着记录 50 万民众踊跃捐献银元、银戒指甚至小银匙的详实名录,深刻感受全民抗战的磅礴伟力;在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飞行员手绘的 “531” 大空战示意图前,重温武汉上空那段惊心动魄的浴血奋战;在《自忠县抗战史料》记载的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文字前,感悟抗日先烈 “尽忠报国” 的家国情怀。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斑驳的实物、一段段珍贵的文字,将大家带回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让党性教育在沉浸式体验中入脑入心。
“80 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 在展厅的 “中流砥柱” 主题展区前,赵洲舟书记结合展览史料与党的历史,为学员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她指出,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倡导和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和创建抗日根据地,以坚定的意志和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湖北作为抗战时期的重要战场,荆楚儿女在党的领导下谱写了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的英雄壮歌,这些档案史料正是伟大抗战精神的生动注脚,更是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
赵洲舟强调,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其核心是爱国主义,本质是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民族气节,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伟力。新时代党员干部锤炼坚强党性,必须从抗战史诗中汲取精神滋养:一要筑牢信仰之基,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厚植爱国情怀,传承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担当精神,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伟业;三要强化斗争本领,学习抗战时期共产党人不畏艰难、敢于胜利的奋斗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四要践行人民立场,牢记 “兵民是胜利之本” 的历史真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参观过程中,学员们认真聆听讲解、仔细研读史料、踊跃交流感悟。大家纷纷表示,此次 “展厅里的党课” 形式新颖、内容深刻,既重温了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又接受了深刻的党性淬炼。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锤炼党性、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活动是文化管理学院分党校创新党性教育形式的重要举措,通过 “史料 + 讲解 + 党课” 的融合模式,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对话、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下一步,学院分党校将持续深化党性教育创新,充分运用红色资源,让党课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锤炼坚强党性,勇担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