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论道,共襄荆楚文化盛宴 武汉传媒学院2023荆楚文化论坛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2023-03-25    浏览次数:

2023年3月25日,武汉传媒学院2023荆楚文化论坛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武汉传媒学院主办,武汉传媒学院文化管理学院承办。论坛汇聚了湖北省知名荆楚文化专家、学者及文化产业业界大咖,聚焦“荆楚文化资源与湖北文化产业发展”这一前瞻性主题,就推动荆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开深入交流,探讨了如何繁荣发展荆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助力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多重问题。

上午9:00,论坛准时开幕。开幕仪式由武汉传媒学院电影与电视学院教师何方主持,武汉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委副校长宗微发表开幕致辞。宗校长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与会嘉宾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欢迎,并强调了论坛的举办意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因此,传承弘扬荆楚文化是我们建设先进文化、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内容。武汉传媒学院自创建以来,始终扎根荆楚大地办教育,立足湖北、融入湖北、服务湖北,对接湖北文化强省战略需求,以影视传媒优势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弘扬璀璨荆楚文化,是我们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我们回应时代使命的最佳方式。”最后,宗校长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论坛进入专题报告环节。

(武汉传媒学院电影与电视学院教师 何方)

(武汉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致辞)

为展示武汉传媒学院“学、用、展、评、转”的人才培养模式,展示武汉传媒学院在推进荆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并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武汉传媒学院文化管理学院蒋冬青老师、设计学院付静老师分别进行了专题汇报。专题报告由武汉传媒学院文化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苏娴主持。

(武汉传媒学院文化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苏娴 )

蒋冬青老师汇报的主题是《挖掘文化内核,实施三品转化——荆楚文化资源活化的武传实践》,介绍了武汉传媒学院文化管理学院如何围绕荆楚文化来实现“三品转化”。目前荆楚文化主题研学营与“吾传说”校园文创空间是文化管理学院正在打造的两个代表性项目。他表示,传承弘扬荆楚文化没有尽头,推动荆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没有尽头,文化管理学院将会一如既往地探索。

(武汉传媒学院文化管理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蒋冬青 )

付静老师汇报的主题是《荆楚文化在视觉传达艺术创作的表现及传承——以宣恩非遗文化创作为例》,介绍了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如何利用宣恩非遗进行创作的。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师生结合宣恩非遗文化的历史背景、题材内容、艺术形式、装饰风格与特征性研究分析,对传统图案纹样与建筑造型的设计挖掘,将具有代表性文化遗产项目种类特征与形式进行内容挖掘,设计出了抱枕、手机壳、盲盒等极具特色的文创产品。

(武汉传媒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教授 付静)

专题报告之后,15位荆楚文化学界专家和文化产业业界专家围绕以下三个层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跨界交流。

一是从宏观层面探讨荆楚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发展。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罗运环在《楚出土文献的研究和转化》主题演讲中,提出楚出土文献的研究具有三大方面的意义:一是楚出土文献在先秦出土文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二是楚出土文献在楚史楚文化研究资料中所占分量重,三是进一步加强楚出土文献的整理和运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张硕在《荆楚文博资源保护利用路径探讨》主题演讲中,提到利用出土或传世文物建成的博物馆、以及利用文化遗迹、考古遗址建成的考古遗址公园,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文化资源,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极其重要。荆楚文化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大力宣传、好好保护、充分利用。华中师范大学社科处副处长兼高研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导刘中兴在《武汉的楚文化风格与旅游资源开发》主题演讲中,指出楚文化对推动武汉旅游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楚文化的旅游开发,需要尊重及参照楚文化学术研究的成果;需要立足于全球视野之下来进行,强化武汉的楚文化旅游品牌形象;需要重视物质建设和文化互动的关系,推动楚文化资源的保护;需要推动楚文化资源的“鲜活化”,扩展武汉市的旅游产品;更需要多方参与,循序渐进,规范开发。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韩美群在《荆楚历史文化资源的基因解码、形象构建与综合开发》主题演讲中,指明荆楚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梳理荆楚文化资源要做好文化资源的整理分类;加强荆楚文化典籍及地方文献的整理编纂出版;建立荆楚文化资源数据库;加快培育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同时,也要增强对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大力推进考古工作的进程;增加对文物的保护力度;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通过申报各类遗产强化保护荆楚文化资源。湖北美术学院教授、硕导孙国涛在《荆楚文化资源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以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为例》主题演讲中,强调荆楚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用活荆楚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塑型乡村特色文化品牌。湖北的美丽乡村建设深挖“楚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文化产业,这既是新时代对艺术的召唤,也必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自身的创新发展。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 罗云环)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张硕)

(华中师范大学社科处副处长兼高研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导 刘中兴)

(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韩美群)

(湖北美术学院教授/硕导 孙国涛)

二是从物质文化层面探讨荆楚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姚伟钧在《< 楚辞>中的菜谱——荆楚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主题演讲中,提到荆楚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内涵广博,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元素,加深对这一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加强文化创意,集中力量发展具有荆楚特色的饮食文化产业,进一步繁荣荆楚饮食文化,使之成为湖北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这有助于提高湖北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吴成国在《略论荆楚治水思想及其文化遗产》主题演讲中,提出荆楚文化作为湖北的地域文化,生成、发展于长江中游地区,与上游的巴蜀文化、下游的吴越文化并耀千秋。湖北做好“水的文章”,狠抓长江大保护,深入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荆楚大地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转折,美丽湖北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从某种意义上说,荆楚文化的发展史,就是荆楚儿女与水文化共通共融的历史。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教授、硕导郭丰秋在《何以为楚?——楚服作为楚文化符号的观察》主题演讲中,让我们了解到楚服是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楚服反映了楚人在吸收华夏民族服饰文化的同时,创造出独具个性的服饰文化风格,这与楚文化的浪漫奇诡、惊才绝艳是相互呼应的。随着楚国疆域的扩张,楚文化四方流播并纵向传承,楚服成为代表楚文化的鲜明符号。非遗楚香传承人、易楚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韩雪在《非遗楚香与健康生活的产业发展》主题演讲中,提出楚香文化是对身心健康的要求是修身养性的智慧呈现。楚香是在荆楚大地的地理人文上衍生出的荆楚民俗,无论是民俗里的人间烟火,还是文事里的阳春白雪,楚香文化对健康的升华是身心灵和谐的芳香介质。楚香文创产品产业化有益于传播中医学文化;楚香研学教育产业化能够全方位传播与传承楚香文化。扬子江食品公司文创总监、不废青年酒业联合创始人朱棣文在《文创赋能,非遗糕点讲好武汉故事》主题演讲中,介绍了扬子江食品公司文创团队从文创开发的视角,探索出了一条非遗老字号融合发展的新路径。破旧立新,文化传播“吃”出新途径,将非遗食品推成网红产品。让高颜值、有文化、好味道的小小的糕点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 姚伟钧)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 吴成国)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教授/硕导 郭丰秋)

(五峰楚香文化研究院院长及 武汉楚香非遗传承人 韩雪)

(扬子江食品公司文创总监、不废青年酒业联合创始人 朱棣文)

三是从精神文化层面探讨荆楚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发展。湖北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万全文在《观众眼中的荆楚文化——湖北省博物馆新馆展览》主题演讲中,介绍了湖北省博物馆展览主题及布局和湖北省博物馆新馆展览与荆楚文化之间的连接,充分展现了荆楚文化魅力,凸显了湖北历史文化的特点,做到了区域通史展览和专题展览的统一。武汉大学国家文物财政政策研究基地主任、副教授肖波在《千年石光:长江流域石窟遗产的源流与特征初探》主题演讲中,指出长江流域文化遗产丰富,考古发掘如河姆渡、良渚、三星堆等地下遗迹遗址,是长江文明多样性与深刻性的表现;鉴古知今,在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长江流域与世界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石窟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与欧洲、东亚、南亚等地区多次开展石窟艺术交流,对于加强石窟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世界石窟遗产保护与传承有重要意义。武汉体育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杨三峡在《着长袖揽楚,拥细腰以舞——简述楚舞的前世今生》主题演讲中,介绍了楚舞的前世今生,荆楚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楚舞的演变和流传见证了我国的历史与文化的发展。楚乐舞在中国古代乐舞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幻影汇(武汉)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麟在《文旅元宇宙,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新功能》主题演讲中,介绍了幻影汇和湖北省博物馆达成协议,将原编钟演奏厅改造为全息剧场,创作制作以楚文化代表人物楚庄王为主角的全息舞台剧《遇见·楚庄王》,运用裸眼3D、虚拟现实等元宇宙技术诠释传播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楚文化。还将在此基础上开发一系列衍生文创产品,以及省内其他博物馆和文博景区的相关业务。“创学魔方众创空间”创始人、第二届武汉文创十大先锋人物、“纸坊造”品牌创始人甘夏林在《荆楚文创IP孵化及品牌运营——以“纸坊造”为例》中,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不能完全复制或照搬传统文化,而是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创造,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导入文创产品中,使文创产品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追求。

(湖北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 万全文)

(武汉大学国家文物财政政策研究基地主任、副教授 肖波)

(武汉体育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导 杨三峡)

(幻影汇(武汉)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麟)

(“创学魔方众创空间”创始人、第二届武汉文创十大先锋人物、“纸坊造”品牌创始人 甘夏林)

闭幕式环节,湖北省社科院原副院长、我校特聘教授刘玉堂进行总结发言,主要从宏观层面、物质文化层面、精神文化层面对各位嘉宾的发言进行了一一点评,并认为本次论坛围绕“荆楚文化”所进行的探讨,既关注了荆楚文化的发展现状,对荆楚文化资源与湖北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充分展示和深入阐释,也面向未来,对各种不同的荆楚文化发展方式进行了展望,对荆楚文化的活化利用进行了理论反思和可能性构想。闭幕式由武汉传媒学院文化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陶丽萍主持。

(湖北省社科院原副院长、教授/博导 刘玉堂)

(武汉传媒学院文化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陶丽萍)

本次论坛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而且是一次生动的跨学院、跨专业实践教学。为彰显我校传媒特色,本次论坛举办期间同步举行了设计学院文创作品展、文化管理学院校园文创展。同时,论坛也在我校新落成的融媒体中心进行同步网络直播,首次实现多会场联播以及5G背包外采。